Advanced Search
in
- 公司名稱 -
- 建築設備及產品項目 -
- 建築物料及服務項目 -
SEARCH
Find company(ies) from
Equipment & Products
- Please Select -
SEARCH
Find company(ies) from
Materials & Services
- Please Select -
SEARCH
Find company(ies) from
Trade Name
- Please Select -
SEARCH
中文
ENG
主頁
關於我們
建築快訊
承建指南
建築設備及產品項目
建築物料及服務項目
免費登記表格
聯絡我們
進階搜尋
供應商列表
建築設備及產品項目
建築物料及服務項目
中文
ENG
主頁
關於我們
建築快訊
承建指南
建築設備及產品項目
建築物料及服務項目
免費登記表格
聯絡我們
免責聲明
隱私政策
建築快訊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第三十五卷 第二期 (11-2025)
東鐵綫古洞站 - 全港首個於營運中的鐵路隧道上興建的新站
東鐵綫古洞站設於東鐵綫落馬洲站及上水站之間,位處未來古洞北新發展區的市中心,將成為區內主要的公共交通運輸樞。東鐵綫古洞站為地底車站,是全港首個於營運中的鐵路隧道上興建的新車站,施工過程涉及的工序非常複雜。東鐵綫古洞站工程於二零二三年九月展開,車站主體將於今年第四季平頂,目標於二零二七年竣工,將是新一
2025-2026 (10-2025)
承建指南2025-2026
第三十五卷 第一期 (09-2025)
粉嶺北新發展區第一階段: 粉嶺繞道東段工程 - 全港首次「行車天橋轉體操作」
粉嶺繞道東段是粉嶺北新發展區第一階段下的主要基建設施。繞道長約四公里,是一條雙線雙程行車道,當中由三點三公里的高架橋及七百米的地下行車道所組成。走線由粉嶺北新發展區近石湖新村起,然後向南伸延至粉嶺公路近九龍坑段。完成後,繞道將為粉嶺北新發展區提供一條便捷的主幹道前往市區,紓緩現時粉嶺市區中心交通擠塞
第三十四卷 第六期 (07-2025)
新界北新市鎮和馬草壟的發展建議
政府於二零二三年十月公布的《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勾劃了北部都會區(北都)四大區域的發展定位,新界北新市鎮和馬草壟位於北都的口岸商貿及產業區,是北都的新發展項目中公布初步發展建議的最後兩個。 新界北新市鎮項目範圍約一千四百二十公頃,包括香園圍、打鼓嶺、坪輋、恐龍坑、皇后山、文錦渡、羅湖南等區域。
第三十四卷 第五期 (05-2025)
北都公路 - 香港最大型的單一道路工程項目
隨著北部都會區的發展,區內的居住及就業人口會逐步增加,而區內及跨境連接的運輸需求將會十分殷切。政府正為北都公路進行勘查評估工作。 現時往返新界東北及新界西北之間的交通,主要利用九號幹線的粉嶺公路、新田公路及元朗公路。在北都公路通車後,將可為穿梭北部都會區的市民提供另一道路選擇。北都公路在繁忙時
第三十四卷 第四期 (03-2025)
搬遷鑽石山食水及海水配水庫往岩洞
本港山多陡峭,岩石堅固,因此十分適合發展岩洞,沿市區邊緣的山坡尤其適合這類發展。政府正積極探討透過發展岩洞為香港開拓土地資源,並以此作為長遠的土地供應來源之一。 現有的鑽石山配水庫佔地約四公頃,位處市區,適合騰出作房屋發展。此外,政府亦會按照「一地多用」的原則,把部分騰出的土地用作重置在現有配
第三十四卷 第三期 (01-2025)
活力環島長廊 - 全長六十公里圍繞港島海濱
行政長官在二零二二年發表的施政報告中,政府計劃在香港島建造「活力環島長廊」(環島長廊),全長約六十公里,連接港島北海濱長廊及南區多條現有海濱及郊野步行徑。相關工程已於二零二三年起分階段展開,目標在二零二七年內駁通九成長廊,並在二零三一年底前大致完成餘下工程。 發展局轄下的躍動港島南辦事處負責統
第三十四卷 第二期 (11-2024)
推展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 提升各區防洪能力
為配合社區及經濟不斷發展,全港各區的土地發展規劃及用途改變均對現有排水系統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渠務署從二零零八年開始,分階段為各區進行新一輪的「雨水排放整體計劃檢討研究」,把全港劃分為十二個研究地區,以進行有關的檢討研究。當中十個地區的檢討研究已經完成,餘下的港島南及將軍澳檢討研究現正進行中,預計今
第三十四卷 第一期 (09-2024)
將軍澳海水化淡廠 - 香港首所水務設施採用逆滲透技術
隨著人口增長,氣候轉變,以及珠江三角洲的迅速發展,開發海水化淡技術可以促進可持續的用水。將軍澳海水化淡廠是香港首所採用逆滲透技術的水務設施。此項目為設計、建造及運作合約,設計及建造階段合約期由二零一九年十二月至二零二四年第二季,運作期為十年(可加五年延期)。海水化淡廠第一階段工程於二零二三年十二月完
第三十三卷 第六期 (07-2024)
元朗淨水設施工程 - 善用再生能源 保護生態環境
現有的元朗污水處理廠於一九八四年啟用,其設計處理量為每日七萬立方米,可以為元朗市中心、元朗工業邨、及錦田地區提供服務。根據發展需要,元朗污水處理廠將升級為元朗淨水設施以提供三級污水處理,並分兩個階段提高污水處理量由每日七萬立方米至每日十五萬立方米。由於元朗淨水設施是在原址改建,於毋須新增土地的情況下
第三十三卷 第五期 (05-2024)
市建局洗衣街/花墟道發展計劃 - 構建「城市水道」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於三月中開展洗衣街/花墟道發展計劃(YTM-013),並啟動相關的法定規劃程序。YTM-013計劃是市建局完成《油麻地及旺角地區研究》(《油旺研究》)後,首個在區內推出的市區更新項目。 市建局按二零一一年《市區重建策略》開展YTM-013計劃,實踐《油旺研究》中「旺角東—水
第三十三卷 第四期 (03-2024)
啟德體育園分階段於年底前竣工 - 工程結合新科技及可持續發展元素
即將開幕的啟德體育園在施工過程中混合環保節能及高效率的建築科技。體育園將設有多個高質素的體育場地,除可用來舉行大型活動,也可供應給社區日常使用。此工程是香港政府推行的「啟德發展計劃」及「起動九龍東」計劃中的主要部份,並利用啟德機場北停機坪西部的地來發展。啟德體育園是香港首個以設計、興建及營運(DBO
第三十三卷 第三期 (01-2024)
安達臣道石礦場用地聯用岩洞發展 - 首個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的岩洞發展項目
為滿足香港持續發展的需要,政府的既定政策是以多管齊下的方式開拓土地資源。本港山多陡峭,岩石堅固,因此在符合的地質條件下十分適合發展岩洞。而建造岩洞已經是一項成熟技術,其用途也越來越廣泛。現時在香港已有不同的政府設施設置於岩洞內,包括赤柱污水處理廠、港島西廢物轉運站、西區海水配水庫和狗虱灣政府爆炸品倉
第三十三卷 第二期 (11-2023)
中九龍幹線 - 積極推動使用創新建築科技
現時來往九龍東西的主要道路,包括龍翔道、界限街、太子道西、亞皆老街、窩打老道、加士居道行車天橋以及漆咸道北等的交通已接近或已超出道路的容車量,故經常出現交通擠塞情況。中九龍幹線,作為一條快速替代道路,令車輛繞過現時擠塞路段,將大大節省行車時間。 中九龍幹線全長四點七公里,採用雙程三線分隔車道的
第三十三卷 第一期 (09-2023)
搬遷沙田污水處理廠往岩洞工程 - 全港首設岩洞專用5G系統
發展岩洞是政府多管齊下增加土地供應策略之一,對香港長遠發展相當重要。而為了推動可持續發展,渠務署經過研究和諮詢之後,在二零一四年落實將設施日漸老化的沙田污水處理廠搬進岩洞。工程預計在二零三一年完工,屆時不只可以騰出二十八公頃用地作其他民生用途,還可以解決現有污水處理廠的景觀、氣味和設施老化所帶來的問
下列商會會員免費索閱 :
香港建造商會
澳門建造商會
香港建築業
承建商聯會
香港管綫
專業學會
中國香港非開挖
技術協會
香港建築業
物料聯會
承建商授權
簽署人協會
香港建設
機械商會